“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说的是汝瓷之尊贵。 汝州,就是汝瓷的“原产地”。 如今的汝州,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汝州市民营经济不仅出现“蛇吞象”现象,而且整个经济开始“蛇脱龙变”。 汝州印象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这是唐朝诗人王建回乡的途中行近汝州时写的一首诗。日暮时分,山青似染,诗人已经临近家乡,几座秀美的汝州山峰让他停住了行色匆匆的脚步。 汝州北依巍巍嵩山,南依莽莽伏牛山,悠悠的汝水从中间横贯而过,造就了一方物产丰茂的沃土。在汝州,人类踪迹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文化积淀深厚。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都能在此觅到踪影。 自周而到唐、汉,汝州一直是拱卫古都洛阳的门户,帝王将相、商贾贤达、才子名流脚踪如织。中原腹地,自古兵家必争。其山河沧桑、人烟更迭,正可谓一把田土、一块碎石都带有数千年文化的印迹。 东周时,汝州为王畿之地,秦属三川郡,西汉置梁县,隋朝定名为汝州,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到明朝时,政府在原来的城市基础上又按照明朝的规制进行了扩建。经清至民国扩建后的汝州城貌保持到了民国初年。 行走在汝河岸边的这座古老的市镇,昔年那古老的民居,典雅的院落,已经隐没在历史的烟尘深处。昔日繁华的中大街,现在热闹依旧,只是在往日的吆喝声中,还掺杂着城市独有的汽笛声、音响声。百业新兴,一个崭新的汝州渐渐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现代的汝州区位扼要通达,位于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南阳交叉辐射地带,是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漯平洛经济隆起带重要支撑点。全市辖20个乡镇、街道,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总人口95.7万,是河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市。 汝州资源丰富独特,现已探明矿产资源46种,其中原煤预测储量35.5亿吨,世称“百里煤海”。目前,汝州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水泥、玉米淀粉、饼干生产基地,河南省重要的煤炭、电力、氢氧化铝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高速铁路无渣轨枕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铁路重载高速机车合金钢铸件生产基地以及世界知名的火车轮铸造基地。 在2010年第十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汝州在河南省108个县市排第9位。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曲剧之乡、中华名窑瓷魁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河南省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林业生态市等荣誉称号。 岁月变幻,世事更迭,只有古老的汝水,依然在城市中央汩汩流过,见证着汝州的古今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