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卫工遮风挡雨更衣存工具 ○二○○八年政府百万建道班房 ○东方今报记者连续两天走访发现 ○道班房已变身商店办公室垃圾站 □东方今报记者 陈亮/文 刘栋杰/图 2008年年底,郑州市金水区投资100万在郑州街头打造了50座红顶灰墙有防盗门窗的豪华小屋——环卫工人道班房,“让环卫工人可以在里面换衣服、喝水,遇到下雨下雪天气,还能在里面避雨”,“还可以解决部分家庭困难工人的住房问题”。2年多过去了,这些环卫工之家现状如何?东方今报记者连续两天实地探访了10座环卫工人道班房,一一记录下它们的“变形今生”,对于这些道班房的“遭遇”,工作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市民和商户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现状】变身商店或专职仓库 道班房离一线环卫工人“越来越远” 郑州的环卫工人道班房,一般坐落在次干道上或扼守交叉路口。它们“守”在人行道上,比报亭大,有着统一的规格,红顶灰墙,防盗门窗,从外观上看可用“豪华”二字形容。3月23日、24日,东方今报记者实地探访了10座道班房,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说明它们的现状。 ●“改头换面”型:道班房变身商店 双铺路与园田路交叉口北50米路东,人行道上的一家商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如果不是商店的红顶灰墙非常惹眼,一般人经过这里,都不会把这个商店和“环卫工人道班房”联系在一起。 走近商店,墙上被人为剥掉的“环卫工人道班房”的字迹仍清晰可见。商店面积足有15平方米,里面的货架上商品种类繁多。男店员介绍,商店是租来的,开业几个月了。至于每月要交多少租金,男店员闭口不答。 ●“荒凉闲置”型:根本无法休息 博颂路与信息学院路交叉口东南角,环卫工人道班房的防盗大门紧闭,但稍一使劲,窗户就推开了。室内,铺着红地毯的地面肮脏不堪,一张落满灰尘的破烂沙发上还放着一扇破门板。房屋正中间,有一袋开口的水泥,水泥粉末散落得到处都是。从室内的灰尘可看出,这里已很久没人进过了。除了这些垃圾和杂物,整个道班房再无其他物品,就连扫帚、垃圾桶等清洁工具也没有。 一位在博颂路上清扫垃圾的环卫工说,她在这条路上干了半年多,从没进过道班房,连道班房里是啥样都不清楚,“钥匙在班长手里,其他人谁也进不去”。 ●“故作神秘”型:窗帘围挡鲜有人进 在记者探访的10座环卫工人道班房里,优胜南路与劳卫路交叉口东北角的道班房是最“神秘”的一个。与其他环卫工人道班房挨着墙根相比,这座道班房正好“蹲”在盲道上,四面均无遮挡物。除了紧锁的防盗门,房子的所有窗户均挂着窗帘,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况。 记者蹲守半天,碰见一位骑着垃圾车经过此处的环卫工。说起道班房,该环卫工清晰记得,“从去年9月份就没进去过,听说里面住过人。”至于目前是否还有人住,这位环卫工人说,她不清楚情况,以前他们还从里面领过一些工具,但现在她和工友们每天都从道班房前经过,但都很久没进去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