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0月10日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位于汝州市大峪乡西部的刘何村,看到田里的玉米秸秆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地头,村民正赶回家里吃午饭。记者问村上秸秆利用情况时,村主任刘保社让记者随村民王延朝回家看一看。 “过去做饭满屋烟,如今做饭拧开关。”见记者来采访,王延朝的妻子郭缺先说了一句顺口溜,接着走进厨房开始做饭,她拧开沼气阀门,啪的一声,蓝色的火苗从锅底蹿了出来。 郭缺说,以前烧柴草,特别脏,厨房里到处是灰,而秸秆也多沤烂在田间地头。自从家里建起沼气池后,她家养了20多头猪,仅去年卖猪收入就3万多元,她家用秸秆垫猪舍后冲进沼气池。现在用沼气做饭只需要十几分钟,又快又干净,而且还能点灯照明。 刘保社说,使用沼气不仅洁净了山村村民的家,还改变了村里的环境。他自从使用沼气后,猪粪、牛粪成了宝贝,用来生产沼气。沼渣的用处大,沼气池里的粪便经过净化,群众利用沼渣、沼液来种菜、种庄稼,当做肥料撒到地里,种出来的蔬菜既能防止地下害虫,又无污染,全是无公害食品。 据刘何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卿介绍,2005年,村里60多户农户响应政府号召建起了沼气池,领到2000元的补助款,建起了沼气池的占村里住户的一半。该村每个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增收节支2000多元,村里养猪、养鸡的农户也多起来,同时,也带动了村里农户改厨、改厕、改圈积极性,提高了农户的生活质量,实现了农村家居清洁化,非常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