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684.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72.9元,增长18.4%。从汝州市统计局获悉,在对全市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成为推动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导因素。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不断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现了全市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农民现金收入稳步增加的良好局面。 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呈现以下增长特点:一、工资性收入持续平稳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31.1元,同比增加191.6元,增长16.8%,拉动农民现金收入增长6.2个百分点,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3.4%,成为推动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导因素。对其构成进行分析:从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99.6元,同比增长44.9%;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623.1元,同比增长15.3%;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608.4元,同比增长14.8%。二、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总体上保持快速增长,人均2182.4元。同比增加380.9元,增长21.1%,拉动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1308.8元,同比增长30.5%;第二产业现金收入52元,同比增长71.2%;第三产业现金收入821.5元,同比增长6.9%。三、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民得到的利息、租金、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等财产性收入逐年提高。同时,退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提高及各种财政支农补贴的增加等,直接促进了转移性收入的增长。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170.9元,增长2.9%。 据统计局有关人士分析,上半年我市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包括: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和农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的各项政策,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除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畜牧业补贴,还扩大了粮食直补、畜牧业补贴的范围,加大了农用资料综合补贴的力度,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这些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实,直接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全市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145.8元,同比增加8.4元,增长6.1%。其次,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有力拉动了农民增收。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在抽样调查的100户农村住户中,外出务工人数达到73人,较去年同期增加34人;另一方面,随着各地对劳动力用工需求量的加大,直接带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据调查,农民在省外务工的月均工资2200元左右,本地务工月均工资1500元左右,同比均增加200—300元;本地短工日工资达到100元左右,比去年增长30元左右。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和务工工资水平的大幅提升成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据调查,目前全市小麦出售价格为2.06元/公斤,比上年增加0.06元/公斤,同比增长3%,玉米出售价格为2.3元/公斤,比上年增加0.4元/公斤,同比增长21.1%;同时,猪、牛、羊和禽蛋类产品的价格走高也为养殖农户提供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成为促进了农民增收的又一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