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 查看内容

干部培训应降低重心

2011-2-12 10: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00| 评论: 0|来自: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摘要:   河南省汝州市正在实施一项干部 “充电”计划,不是 “选派”干部而是 “全派”。2010年,该市159名正科级干部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共管理轮训。他们计划今明两年,把剩下的6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都轮流在 ...
  河南省汝州市正在实施一项干部 “充电”计划,不是 “选派”干部而是 “全派”。2010年,该市159名正科级干部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共管理轮训。他们计划今明两年,把剩下的6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都轮流在国内名校 “充电”一次。从去年开始,汝州市财政每年预留300万元作为干部培训经费已经制度化。据了解,去年每批培训的花费约为35万元。根据去年的经验,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去清华大学 “回炉”一周,每人费用约6600元,那么800多名副科和正科级干部需要530万元左右。 (大河网,1月27日)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领导干部是一方长官,在地方治理上的角色有如首脑之于四肢,素质高的领导才有可能造福一方,这是常识。然而一个普通的县级市为了提高干部素质进行培训,实在没有必要非到清华花这笔大钱不可。

  众所周知,就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水平而言,公共管理并不是什么只有名校才能说出名堂的高深学问,只要是有一定办学能力的高校,大概都能满足领导干部自我提升的求学需求。汝州西接洛阳,东邻郑州,两地都是河南教育最发达的城市。天下的老师传天下的学问,名师未必尽在京都,何必非要北上千里,舍近求远?清华大学的教学水平比地方院校确实高一点,但是为培训付出的学费也要高很多。更何况近年来一些名牌高校名头各异的高端培训班比比皆是,学费与学业收获严重不成比例,学历虚高、教学掺水根本不是秘密。530万元的学费,如果换成在省内培训,一来节省交通费,二来节省学费,恐怕就要节省多了。而节约成本,岂不正是公共管理的基本要义之一吗?

  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来说,这种短期的集中学习能否起到作用,还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短短7天的昂贵学习能起多大作用,实在不好说。实际上,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最好的学校恰恰在他们所辖的一方水土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领导干部如果能在治理地方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矫正失误,发扬长处,这种学习的效果也不次于抽象的理论学习。同时,老百姓的口碑是公共管理的一面镜子,因为地方治理的成败得失都施加在他们身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自然就能够触摸到公共管理的一手资料,惠养民生的思路也就清晰可辨了。古人云: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多和地方的宿德高贤交朋友,多听取了解本地情况的老同志和社会贤达的意见与建议,而不是更多地与地产商和煤矿主交朋友,自然就能够从忠言、诤言和建言中获取知识、灵感与动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这样看来,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培训基层干部应该重心向下,多接一些 “地气”。学校不一定非是名牌,课堂也不一定只能在大学里。读省内的大学,隔三岔五就可以到学校听听课,学习的时间能变得更机动,可持续性才会强,成本也更低。多到老百姓中间上社会大学,民情民意掌握得好,决策时就不用靠拍脑门,总结时也就不会拍大腿了。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注册会员

相关分类

Copyright © 2001-2025 汝州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33624-3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