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樊建伟通讯员李伟恒)昨天上午,春风和煦,菜花飘香,汝州市纸坊乡石桥村东头的菜地里人头攒动。欢笑声中,几十位村民在东北客商关德生的带领下将一座座密封的腌菜池打开,请出在里面“冬眠”了3个多月的汝州大白菜,让它们回到东北“娘家”梳妆待嫁。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地下“沉睡”的大白菜整齐地“躺”在菜窖里,很显然,它们已经变成了关老板盼望已久的酸菜。十多个村民分成两批,挥动着钢叉把一株株缩水的白菜挑出菜池,放在机动三轮车上。十多辆三轮车正不停地把这些酸菜运走。 关德生说:“汝州大白菜是加工酸菜的好原料。这是我们千里迢迢来这儿收购白菜做酸菜的主要原因。俺们在汝州市纸坊乡张庄、石桥建起了东北酸菜生产基地,兴建了几十座腌菜池,加工的酸菜脆嫩、水灵,口感好。现在正要运回东北的酸菜加工厂。” 村民张四有告诉记者,他们的日工资是50元,而拉菜的三轮车司机是100元,挺划得来。 记者随三轮车赶到张庄蔬菜批发市场,只见一辆大货车旁站着8名中年妇女,正挥动菜刀,把菜帮削掉后抛到车里,车上的村民把这些酸菜码得整整齐齐。 “这批酸菜品质非常优良,口感香脆,属于上等酸菜。”村民刘全义告诉记者,应关德生邀请,中午时他拿回家两颗酸菜,炖了一锅酸菜排骨汤尝鲜,不料,一家人连汤也喝了个精光。刘全义兴奋地说:“真没想到,我活了50多岁,第一次知道白菜还能做得这么好吃。” 关德生笑着说:“隆冬季节,吃着热乎乎的肥肉炖酸菜、酸菜炒粉儿、酸菜粉条、东北酸菜大骨头……既开胃又下饭。最好吃的还是猪肉炒酸菜,咬上一口,那真叫个香啊!” 据关德生介绍,去年冬天,他在石桥村放了20多池共计75万公斤白菜,将收获酸菜近30万公斤,这些酸菜一个多月才能出完,村民能一直干到6月初。当记者问及收入时,关德生告诉记者,批量酸菜在东北的价格为每公斤2元左右,利润不大,可如果对酸菜进行深加工,做成酸菜丝,每公斤在北京等大城市的超市可以卖到30元。他的加工厂已经做好准备,把汝州出产的这批酸菜加工成优质酸菜丝,卖到北京去,让首都人也尝尝汝州产的“东北酸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