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王孟鹤 田秀忠)4月14日,在位于汝州市产业集聚区的汝州恒生科技公司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忙着吊装炭黑贮存罐。公司总经理曹立勇告诉记者,该项目为投资1.52亿元、年产15万吨煤焦油及3万吨炭黑深加工项目,预计整体项目今年7月份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8亿元。 汝州市发改委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产业集聚区共入驻企业57家,从业人员8755人。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5.9亿元,实现税收2.5亿元。其中,天瑞焦化公司100万吨捣固焦项目、威德邦瓷业公司年产10万吨中铝球项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公司45万吨电石项目、天锦公司年产70万吨捣固焦项目等11个超亿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汝州市产业集聚区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180家产业集聚区之一、河南省第三批循环经济发展试点集聚区。截至去年底,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发展区面积5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5平方公里。共完成投资16.2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13亿元。 据汝州市市长万英介绍,今年以来,汝州市产业集聚区加快项目建设,特色产业更加突出。汝州市产业集聚区依托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形成能源化工、机械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和煤-电、煤-焦-化工、煤-电-合金钢铸件、煤-电-建材、煤-电-铝等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集聚区确定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煤化工为附属产业。第一季度,汝州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各类投资4.0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9%。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3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5%;基础设施投资0.7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产值8.76亿元,完成销售收入9.48亿元。 第二季度,汝州市将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总长24公里、总投资4.8亿元的产业集聚区南、西边界道路和集聚区道路网;完成预计总投资2.5亿元的工业大道供水、排水、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预计完成各类投资17.486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1%。 汝州市委书记李全胜告诉记者,下一步,该市将按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原则,高标准完善产业集聚区,使之成为承载扩容工程的主要平台和载体。 在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该市将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引领。 在项目建设方面,一方面要促进竣工项目或即将竣工项目达产达标,尽快发挥效益。另一方面要集中开工一批项目。 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将加大投入,建设中小企业服务园区,按照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配套相应的设施,为中小企业落户创造条件。 在财政支持方面,将充分利用投融资公司平台,组织银企联谊、银企洽谈等活动。 在集聚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将全面运作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建立“联审联批”制,减少审批环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整治企业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 在调整集聚区布局方面,综合考虑高压走廊、坡地利用效率及高速走廊保护等因素,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将产业集聚区边界南移。同时考虑将城东高新技术园区统一到产业集聚区,提高影响力。 “河南省及平顶山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汝州市委、市政府将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今年工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围绕扩容、提升,精心打造汝州南部的岭区工业带,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创建全省有影响力的品牌产业集聚区,使各项主要指标在全省排名前移30个位次。”李全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