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录 改革要做到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不是简单的甩包袱,而是要出人才、出成果,激发出内在的活力。怎么改才能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的确是党委、政府要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解决的。 河南的强项,现在在全国领先的项目,我们要下决心支持。 ——卢展工 河南日报记者 平萍 尹江勇 3月28日至2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先后到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省科协、省科技厅调研,看望慰问科技工作者,三次召开座谈会,了解我省科技科研系统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场景一 归国博士感动卢展工 28日上午,卢展工首先来到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高新技术研究中心。 “我有一个梦想,想在河南老家研发出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归国博士安浩云怀揣这个梦想,回到河南致力于新药研发的精神感动了卢展工,“你这样爱国爱乡,了不起!我提前祝贺你成功。” 场景二 “不当老板当专家,难能可贵” 在省科学院的座谈会上,化学所所长赵永德说:“我在化学所工作27年了,尤其是我们研究所转制成为有限公司后,我觉得挂出的科研创新这个牌子不能丢,要一直保留。” 多次婉拒一些单位高薪聘请始终坚守在化学所的全国劳模、化学所研究员杨瑞娜接过话筒:“我只表个态,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在科研一线都愿意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做事!” 听了这些专家们的心里话,卢展工赞许地表示:“河南省科学院有这么一支队伍,有这么一个好的基础,是我们省科技工作很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省科研力量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值得珍惜。大家能够长期坚守科研工作者的特色和特性,不当老板当专家,难能可贵!” 科技创新是河南振兴的支撑 在结束调研活动时,就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进程中,更好地认识科技事业、更好地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卢展工强调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第一,提升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科技创新是动力。我们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坚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更加重视和依靠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活力。科技创新不但决定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还能够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内在活力。 科技创新是民生。无论是提高监测水平、保障人民健康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未来。科技创新决定科学发展,决定持续提升,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决定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成效,是我们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支撑、内涵、精髓。 推出更多具有河南特色的品牌 第二,提升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水平。要保持现有优势也要不断创新拓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出更多具有河南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培育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 再苦不能苦科技,再穷不能穷科技 第三,提升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服务。 领导干部要甘当科技工作者的“后勤部长”,说了就要做,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兑现,切实搞好各项服务,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再苦不能苦科技,再穷不能穷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