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社评 卢展工再谈河南人形象。 上一次,是在全国“两会”期间。与在京人员代表座谈时,卢展工提到河南人八种形象: 普普通通河南人、踏踏实实河南人、不畏艰险河南人、侠肝义胆河南人、包容宽厚河南人、忍辱负重河南人、自尊自强河南人、能拼会赢河南人。 这一次,是3月20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时,卢展工又提河南人八种形象。 维护尊严、展示形象 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卢展工意味深长地对参加植树的干部群众说,开展植树造林,很重要的就是重在持续、锲而不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坚持下去。 他如此阐释“重在持续、锲而不舍”的意义: “河南有1亿人口,每人每年都坚持种一棵树,一年下来就会新添1亿棵树、100万亩林子,10年下来就是10亿棵树、1000万亩林子。” 一个人植一棵树,不明显,甚至不起眼,但1亿河南人每人每年植一棵树,一年就是百万亩林子亿棵树;10年下来就是千万亩林子十亿棵树。这么大的成就,竟源于每个人不明显、不起眼的行动。可见行动的价值,做的价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很自然地说到“人”。 “无论是植树造林、改善生态,还是维护尊严、展示形象,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不管经历什么风雨,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我们都要一往无前,不气馁、不懈怠,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提升河南人的良好形象。”卢展工这番话动人情愫。 尤其是“维护尊严、展示形象,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更是发人深思。 八种形象是河南人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总结 河南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星辰,产生的历史文化影响深远。河南人身上更是透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卢展工总结的河南人八种形象,正是河南人身上固有的优秀品质。这八种形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体现着新时期发展的要求。 卢展工主政河南之后,曾数次总结河南人形象。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与在京务工人员座谈时,卢展工概括的河南人形象是: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险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卢展工与在京人员代表座谈并再谈河南人形象:包容宽厚的河南人,忍辱负重的河南人,自尊自强的河南人,能拼会赢的河南人。 至此,在概念上,河南人形象更加丰富、完善、生动,也更加富有感染力。 卢展工站在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点明了河南人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河南人看到了自身的宝贵资源。 而这些宝贵资源,既是河南人形象的客观存在,又是河南人形象的总结升华。 发掘河南人形象 是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需要 总结河南人形象,不仅是发扬光大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需要。 在中原大地,肥沃的土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讲大局、大义、大仁、大气的河南人,孕育了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反映新时代新风貌的“三平精神”,这些根植于河南的精神之花,激励着人们奋力前行。 中原崛起、河南振兴靠什么?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什么?靠我们自己去做。 中原经济区能够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做出来的;“大招商、招大商”之所以成绩显著,是我们做出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是我们做出来的…… 从这些行动中,我们发现、提炼、总结河南人形象;反过来,河南人形象又激励我们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河南人形象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发展动力。 一往无前,不气馁、不懈怠 用行动提升河南形象 任何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 面对挫折,是一蹶不振,还是一往无前,是妄自菲薄,还是坚持不懈,历史早有答案。 卢展工说,维护尊严、展示形象,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此言不谬。 曾几何时,河南人的形象一直是负面的。面对非议,我们急于辩解,甚至发出“河南人惹谁了”、“河南人怎么了”这样的质问。但事实证明,辩解没有用;真正改变世人眼光的,恰恰是做出来的。 用行动提升河南人形象,体现在踏踏实实、不畏艰险、忍辱负重、自尊自强上: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河南人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行动,摘掉落后的帽子,以崭新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用行动提升河南人形象,体现在普普通通、侠肝义胆、包容宽厚、能拼会赢上:从火车下救人的李学生,到波涛中救人的魏青刚,从抚养妹妹的洪战辉,到大爱至深的谢延信……这样的河南人灿若星辰。 可以说,正是一往无前,不气馁、不懈怠的行动,才让河南人风雨过后是彩虹。 用行动提升河南形象,恰如每个人种下一棵不明显、不起眼的树;但这么一个不明显、不起眼的行动,收获的却是百万亩林子亿棵树。 卢展工借植树谈河南人形象,意义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