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网 首页 新闻中心 省内 查看内容

专家学者力挺中原经济区 呼吁国家财税政策多给力

2011-3-17 11:12| 发布者: 汝汝| 查看: 233| 评论: 0|来自: 大河网-大河报

摘要:   核心提示  参加中原经济区建设财税政策研讨会的专家学者都代表着财政领域的最高水平,昨天,他们热情高涨,在力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同时,呼吁国家财税政策多给力。  A 要综合的政策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
  核心提示

  参加中原经济区建设财税政策研讨会的专家学者都代表着财政领域的最高水平,昨天,他们热情高涨,在力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同时,呼吁国家财税政策多给力。

  A 要综合的政策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孟春:我们应当通过系统的设计对中原经济区给予综合性的大力度的财税政策支持,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政策支持最为综合的经济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比照和创新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其他区域的财税政策,凡是需要的都赋予中原经济区。针对中原经济区自身发展的主体和主线,设计一些其他经济区还没有的财税政策。

  第二,把财政支持资金和税收优惠紧密结合起来。财税政策的支持主要是财政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两大方面,建议国家在出台对中原经济区支持性政策文件时,不仅明确转移支付方面的政策,还要明确税收方面的政策。这样可以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内容,减少中原经济区与西部地区等类似地区之间的政策落差。

  第三,把财税政策与赋予先行先试结合。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破解“三化”协调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为此需要先行先试一些政策机制,这就要求财税政策在一些关键领域环节与先行先试紧密结合起来。

  第四,把财政与金融结合起来。在重视财税政策的同时,充分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金融政策研究,支持中原经济区组建中原银行、中原农业保险公司、中原产权交易所等一些比较大的金融机构,这样可以完善中原经济区的金融体系,增强金融支撑。

  B 要把空港做大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河南在四个方面具有全国性意义,分别是粮食和农业、交通枢纽、人力资源开发、产业转移。首先是农业,河南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建设,这就需要在税收上给予一些优惠。

  其次是综合交通枢纽,河南有交通枢纽,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把郑州的空港做大,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优越。河南要把空港做大,再跟铁路枢纽整合起来,这就形成了一个综合性枢纽功能,这个功能一旦形成,其他城市很难比。

  C 掌握三个“切入点”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俊生:设计切实可行,能够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财税政策,需要三个切入点。

  一、农业和粮食。河南是国家最大的粮食产区,这个地位不可撼动。河南市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郑州的交易所,找准这个切入点,要基于这个交易所在河南实现金融创新。

  二、产业政策。要着力于信息化高新产业的建设。

  三、城市化的建设。比如“三农”问题、高速交通网建设问题,都可以与河南省城市化建设统筹起来。河南省城市化比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中原经济要腾飞,这点不能忽视。

  D 要抓好农业特色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对于中原经济区发展而言,首先要找到一个财政政策载体,需要河南特色。

  河南最大的特色就是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在附加价值很低,国家给予补偿是理所当然的。要发展多功能农业,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把农业和生态结合起来。 

  E 在生态经济上下工夫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第一,农业和粮食的问题是河南的一大特色,在这方面要寻求中央对河南更多更好更大的政策和财力的支持。第二,河南省虽然是产粮大省,但综合效益并不是很高,建议中央对产粮大县或粮食主产区加大补偿。第三,河南在水利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趁“十二五”期间中央重视水利的时机,寻求中央支持。第四,要在绿色、低碳、生态经济发展方面下大工夫,以争取国家财税政策支持。要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在能源利用方面争取有更大进步。第五,河南的人很多,经济总量很大,但是县里基本财力的保障非常不足,可以在县级财力保障方面向中央提些建议。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注册会员
Copyright © 2001-2025 汝州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33624-3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