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河南频道讯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促进村干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河南省汝州市制定“村级班子及其成员绩效考核办法”,将全市456个村(社区)干部待遇与工作实绩相挂钩,2010年该市财政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提高村干部待遇,大大提高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是3月15日上午笔者从该市市委组织部获悉的。 村级干部一直扮演着“兵头将尾”的全能角色,也是与基层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干部队伍,村干部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党的农村方针政策大多都要通过他们贯彻实施。长期以来,村干部的待遇一直偏低,这也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此次,汝州市大幅提高村级干部待遇标准,采取工作实绩和民主测评、重点考核相结合,用两把“标尺”量干部,将待遇提高部分作为绩效奖金发放。该市村级班子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班子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四个方面,考核实行百分制,分优秀、一般、较差和差四个等次,村级班子成员的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该市统一规定,对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村级班子,大村一次性发放绩效报酬3万元左右;中村发放2.5万元左右;小村发放2万元左右。对确定为一般等次的村级班子,大村一次性发放绩效报酬2.5万元左右;中村发放2.2万元左右;小村发放1.8万元左右。对确定为较差等次的按一般等次绩效报酬的一半发放,所有绩效奖励由该市财政全额负担。 该市“村级班子及其成员绩效考核办法”的出台,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该办法出台前,该市村级正职干部每人每月只能拿到175元,村两委委员135元;办法出台后,该市村级正职干部每人每月能拿到510元左右,村两委委员300元以上。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报酬、奖惩直接挂钩,既调动了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又增强了村级干部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