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河南频道讯 去年以来,汝州市以开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为突破口,用干部教育培训方式的转变,加快和促进领导方式的转变。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61期,培训科级领导干部、妇女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12000多人次,其中举办清华大学党政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三期,培训正科级以上干部159人。 抓观念转变,增强培训的前瞻性。立足汝州实际,结合干部需要,切实增强培训的前瞻性。一是把干部教育培训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干部教育培训作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工程,纳入全市中心工作来审视和谋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年度重点培训项目、重要培训方案都亲自审定,给干部教育培训点题目、提要求,并坚持定期不定期听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求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抓好本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科学制定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根据全市干部队伍状况和实际需求,明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0年,汝州市委提出了干部培训要大规模、走出去、重实效的总体思路,计划在年内将全市正科级干部培训一遍,副科级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一半以上,其他党员干部培训面达到80%以上,并于6月、7月、12月分三期选送县级干部15人、科级党政正职144人,赴清华大学举办“汝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三是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积极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要求,坚持干部教育培训经费随财政收入增幅同步增加,市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作为干部培训专项经费,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提供了可靠保障。 抓方式转变,突出培训的针对性。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干部的特点,坚持因人制宜、分类施教。一是高层次培训科级党政正职。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思路和途径,加强同全国知名高校、干部培训学院的联系,通过“走出去”接受高端培训。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培训课程涉及当前中国社会热点问题、宏观经济走势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国际化战略及对策、我国科技发展前沿概况、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领导艺术与素质修养等多项内容,切实使参训学员在获取新知识、开阔新视野、增长新才干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出了赶超先进的新动力。二是多形式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等主题,通过“请进来”邀请省、平顶山市有关专家和知名高校学者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围绕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注重对领导方法和现代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学员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三是大面积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经常性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分期分批将全市村级“两委”主干、大学生村干部等安排到市委党校进行轮训,由市四大班子领导进行面对面授课。我们还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了20名优秀教师,分成4个培训组,深入各乡镇、街道对机关干部、农村党员、村组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在今年3月份举办的“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学习研讨班中,我们组织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跟班学习,统一安排食宿,参加集体讨论,收到了较好效果。 抓管理转变,坚持培训的严肃性。坚持从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入手,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效规范有序运行。一是建立和完善监管约束机制。坚持从严治学方针,对各级各类培训班实行组织部门派员跟班制度、教学评估制度、学习成果报告制度等,加强督促和管理,确保学习成果及时转化。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中,我们每期安排数名县级干部带队,市委组织部教育监督科同志跟班监督,参训学员统一在学生宿舍住宿,在学生食堂就餐,在学生教室听课,学习结束后,每人结合实际写出学习心得,并择优在《今日汝州》、《学习与交流》等报刊上刊发。二是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制度。严格干部培训登记工作,每次培训都要求参训干部认真填好《学员登记表》,并加盖组织部门印章,将干部参学情况、学习成绩和学习考核评语存入个人档案。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研修班中,我们认真落实干部培训登记制度,将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实际表现情况记入干部个人培训档案,并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切实维护了培训的严肃性。 抓效果转变,增强培训的实效性。狠抓培训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机制,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一是开阔了眼界。我们针对汝州经济发展现状、学员知识结构和思想状况,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和汝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合理编排设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研修班课程。专家教授们站在国际、国内的高度,对有关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对学员们的提问进行解疑释惑,学员们在聆听精彩的演讲同时,了解了中国科技发展现状,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全球化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等知识,广大学员的观念得到更新,视野进一步拓宽。二是理清了思路。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研修班中,我们改变以往“满堂灌”式教学,加大互动式教学的力度,安排了班主任和每堂课的教学助理,组织学员们利用课余时间就当天学习的内容开展专题讨论,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心得体会,把课堂讲授与研讨交流有机结合,使学员在学习培训中研讨思考,在研讨思考中理清思路、提升能力。在培训结束前,我们还安排学员们以“学习清华精神,加快汝州发展”为主题,开展广泛讨论,撰写体会文章,进一步增强了推动汝州科学快速发展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三是搭建了平台。我们以举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研修班为平台,进一步加强了与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去年11月份,“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基地”在我市挂牌成立,为推动我市干部培训师资力量社会化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我们还进一步拓宽干部培训思路,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邀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为主体班学员授课,聘请省内外高校和上级党校的专家学者、省市拔尖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不断提高培训师资的社会化程度,较好地满足了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需求。(河南省汝州市委宣传部新闻科 桂焱炜 李进红 李磊) |